2024年至2025年,国家对信创产业的支持政策呈现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布局,涵盖顶层设计、技术攻关、资金保障、行业应用等多个维度。以下是综合政策要点及具体措施: 一、政策保障与顶层设计 1. 替代时间表强制推进 - 根据国资委79号文要求,2027年前央企国企核心系统需实现100%信创替代,2025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,覆盖芯片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等全产业链。 - 重点行业(金融、能源、医疗等)需制定明确的替代路径,例如医疗行业电子病历系统、金融核心业务系统等被列为优先替代对象。 2. 国家安全战略升级 - 2024年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,强化集成电路、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。 - 建立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机制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,防范外部技术依赖风险。

二、核心技术研发支持 1. 关键领域技术突破 - CPU与操作系统:支持龙芯、飞腾等国产CPU研发,提升指令集自主性;推动统信UOS、麒麟OS等操作系统适配超过500万软硬件生态。 - 数据库与中间件:鼓励达梦、人大金仓等数据库企业突破分布式架构技术,并通过安全可靠测评。 2. 开源生态与AI融合 - 建设开源社区,培育优质开源项目,对贡献突出的项目给予政策奖励。 - 推动“信创+AI”融合创新,例如昇腾AI服务器在智算中心的应用,以及AI驱动的数据库优化技术。 三、资金与税收扶持 1. 财政补贴与专项基金 - 直接资金支持:首次解决行业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最高奖励3000万元,适配平台按推广成效补贴500万元。 - 万亿国债支持: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投向信创领域,缓解地方政府化债压力,释放G端市场需求。 2. 税收优惠与金融工具 - 信创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,降低运营成本。 - 设立百亿级信创产业基金(如天津信创谷),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孵化;推动北交所设立信创板块,上市企业享市区两级补贴。 四、行业应用与场景拓展 1. 重点行业强制替代 - 金融:核心交易系统、风控平台需适配国产数据库;能源:工业控制系统替换国外工控软件。 - 军工:2025年前军工单位需实现100%核心系统全栈国产化,并通过三级等保及军工安全双认证。 2. 政府采购与市场开放 - 政府项目优先采购国产产品,对未积极替代的机构限制资质评审(如医疗行业限制医保资格)。 - 推动信创产品“出海”,支持企业参与“一带一路”数字基建项目,建立国际合作平台。

五、标准规范与生态协同 1. 标准体系建设 - 实施信创标准创制工程,制定团体标准、地方标准并推动上升为国家标准,例如《数据库政府采购需求标准(2023)》。 - 建立“红黄蓝”供应商分级制度,要求核心部件国产化率≥95%,禁止单一来源采购。 2. 区域产业集群建设 - 北京亦庄国家信创园:目标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,打造“芯片-操作系统-数据库”全产业链。 - 天津“中国信创谷”:聚集飞腾、麒麟等头部企业,规划规模达1500亿元。 六、人才与资本保障 1. 人才梯队培养 - 实施“信创卓越工程师计划”,对技术人才给予住房、子女教育等政策倾斜。 - 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,开发信创技术课程,培养实战型人才。 2. 资本渠道拓展 - 鼓励并购重组,探索提高并购贷款承贷比例;开发信创专项贷款,重大项目贴息期限可达3年。 工信部直属机构人才交流中心推出信创领域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人才认证(如PGCA、PGCP、PGCM),通过标准化培训提升行业人才储备,加速国产数据库的普及。目前已有80多家企业的技术人员获得认证,推动了PostgreSQL在信创领域的落地。

|